慈禧太后(1835-1908)是清朝末期最具影响力的实际统治者,通过垂帘听政掌握朝权近半个世纪。她的统治时期贯穿同治、光绪两朝(1861-1908),正处于中国近代化转型与列强入侵的关键阶段。
一、权力崛起之路
1. 出身与入宫
慈禧出生于叶赫那拉氏满洲镶蓝旗,1852年通过选秀入宫,成为咸丰帝的懿贵人。1856年生下载淳(同治帝),晋封懿贵妃。
2. 辛酉政变掌权
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政变,铲除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确立两宫太后(慈安、慈禧)垂帘听政体制。
二、统治特点与政策
1. 保守与改革的矛盾
- 支持洋务运动(1860-1890年代),推动近代工业(江南制造局、北洋水师),但拒绝政治制度改革。
- 1898年镇压光绪帝主导的戊戌变法,软禁光绪,重启守旧政策。
2. 外交策略的困境
- 初期利用列强矛盾维持清廷权威(如"以夷制夷"政策)。
- 庚子事变(1900年)中支持义和团排外,导致八国联军侵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三、争议性统治影响
1. 奢侈与财政危机
- 挪用海军军费重建颐和园(约3000万两白银),间接导致甲午战败。
2. 皇权继承操控
- 选择幼帝(同治、光绪)以确保垂帘听政,1875年立4岁的载湉(光绪)违背祖制。
四、历史评价
视角:传统史观视其为保守派代表,加速清朝灭亡。
修正评价:近年研究强调其在男权社会中维持权力的能力,以及洋务运动的有限进步性。
慈禧去世前指定溥仪继位,3年后清朝灭亡。其陵墓(定东陵)1928年被军阀孙殿英盗掘,成为晚清衰亡的象征性事件。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