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大地人文百科网,专注于历史人文知识分享!
当前位置:大地人文百科网 >> 清朝 >> 慈禧太后 >> 百科详情

慈禧太后:清朝末代皇室统治者

2025-07-21 清朝 责编:大地人文百科网 3204浏览

慈禧太后(1835-1908)是清朝末期最具影响力的实际统治者,通过垂帘听政掌握朝权近半个世纪。她的统治时期贯穿同治、光绪两朝(1861-1908),正处于中国近代化转型与列强入侵的关键阶段。

慈禧太后:清朝末代皇室统治者

一、权力崛起之路

1. 出身与入宫

慈禧出生于叶赫那拉氏满洲镶蓝旗,1852年通过选秀入宫,成为咸丰帝的懿贵人。1856年生下载淳(同治帝),晋封懿贵妃。

2. 辛酉政变掌权

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政变,铲除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确立两宫太后(慈安、慈禧)垂帘听政体制。

二、统治特点与政策

1. 保守与改革的矛盾

- 支持洋务运动(1860-1890年代),推动近代工业(江南制造局、北洋水师),但拒绝政治制度改革。

- 1898年镇压光绪帝主导的戊戌变法,软禁光绪,重启守旧政策。

2. 外交策略的困境

- 初期利用列强矛盾维持清廷权威(如"以夷制夷"政策)。

- 庚子事变(1900年)中支持义和团排外,导致八国联军侵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三、争议性统治影响

1. 奢侈与财政危机

- 挪用海军军费重建颐和园(约3000万两白银),间接导致甲午战败。

2. 皇权继承操控

- 选择幼帝(同治、光绪)以确保垂帘听政,1875年立4岁的载湉(光绪)违背祖制。

四、历史评价

视角:传统史观视其为保守派代表,加速清朝灭亡。

修正评价:近年研究强调其在男权社会中维持权力的能力,以及洋务运动的有限进步性。

慈禧去世前指定溥仪继位,3年后清朝灭亡。其陵墓(定东陵)1928年被军阀孙殿英盗掘,成为晚清衰亡的象征性事件。

文章标签:慈禧太后
本站申明:大地人文百科网为历史人文知识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孙化先(生卒年不详)是清代乾隆至嘉庆年间的著名医学家,以针灸和内科见长,其医学思想融合了古典医籍精髓与临床实践,对清代中医学发展有重要影响。以下是其医学传统与思想的主要特点:1. 重视经典与临床结合 孙化
    2025-08-28 7337浏览
  • 曾国藩作为晚清重臣,其改革思路融合了传统儒家治国理念与经世致用的实践智慧,核心可概括为"以人为本,以法治国"。这一框架既有对传统吏治的革新,也包含对制度建设的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层次:1. 民本思想的实践深化
    2025-08-28 4768浏览
  • 康熙皇帝(1654-1722年)是清朝第四位皇帝,在位长达61年(1661-1722),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其统治时期被称为"康雍乾盛世"的开端。康熙的"圣明仁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文治武功的卓越成就康熙时期完成
    2025-08-28 5301浏览
  • 曾国藩的忠君爱国与变法思想是晚清历史背景下传统士大夫精神的典型体现,其核心融合了儒家与经世致用的实践智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张力。以下从多维度展开分析:一、忠君爱国的思想根基1. 程朱理学的道德内核
    2025-08-28 8918浏览
  • 栏目推荐
  • 周学熙(1866—1947),字缉之,号止庵,安徽建德(今东至)人,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和维新派代表人物。他虽以兴办实业闻名,但在教育及文化传播领域亦有显著贡献,其活动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 一、
    2025-08-09 5673浏览
  • 杜甫并非清朝诗人,而是盛唐时期(712-770)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关于杜甫的核心特点和历史地位,可从以下方面展开阐述:1. 时代误读澄清 清朝(1636-1912)与杜甫所处的唐朝相隔近千年。清代确有诗坛
    2025-08-09 6060浏览
  • 张之洞(1837—1909)是晚清重臣、洋务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他以务实革新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与教育现代化进程,其改革主张涉及军事、工业、教育、文化等多个
    2025-08-08 7525浏览
  • 栏目热点
  • 雍正皇帝在位期间(1723-1735年)推行的反腐风暴与社会改革是清朝历史上一次极具深度和力度的治理实践,其措施涉及吏治、财政、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对康乾盛世的延续起到了关键作用。以下是其核心举措和历史影响的详
  • 左宗棠的开发新疆功勋

    查看详情

    左宗棠的开发新疆功勋
  • 清朝军事家曾国藩:挽狂澜于既倒,力挽狂澜维护国家安宁

    查看详情

    清朝军事家曾国藩:挽狂澜于既倒,力挽狂澜维护国家安宁
  • 全站推荐
  • 徐福是秦朝时期著名的方士,关于他为秦始皇寻求不老仙药的探险,可详细阐述以下几点:1. 历史背景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长生不老的追求达到狂热程度。徐福作为齐地(今山东一带)方士,精通天文、医药和航海,被委以
    2025-08-26 3453浏览
  • 唐太宗李世民开创的贞观之治(627-649年)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治世典范,其政治、经济、文化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一、政治制度创新1. 完善三省六部制:确立中书省拟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的
    2025-08-26 9662浏览
  • 白起(?—前257年),战国时期秦国名将,位列武庙十哲之一,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杰出统帅。关于其与西周的时间关系需澄清:白起主要活动于战国中晚期(秦昭襄王时期),而非西周(前1046—前771年)。此处就其军事成就
    2025-08-26 4284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